十年前2008年5月12日下午2時28分,四川地震發生八級大地震。 回顧過去十年的重建工作,港大師生近每年帶領教師學生到四川策動及組織重建工作,為德陽市袁家鎮袁家可育小學建造多媒體教室和電子學習系統,讓港兩地學生通過網絡一起心連心學習交流。
2009 年,香港大學工程學院電機電子工程系以「獻專業.連川港」作口號,希望發起學生獻出專業,利用工程、資訊科技來建造電子教育系統,為受四川地震影響的學童提供優質的學習設施。
今年2018年5月11日,香港大學副校長賀子森教授、香港大學電子學習發展實驗室及四川重建項目總監霍偉棟博士與一班大學老師重返袁家校園,探望袁家師生和十年來共同為重建工作努力的老朋友,延續十年來川港同心的砥礪故事 ,並展望將來的合作和電子學習發展的昇華。
川港師生在袁家小學大合照,為「十年砥礪 」的故事增添一重意義,共同見證十年的學校和學生的成長。
「十年以來,感謝一直關心著袁家可育學校成長的香港愛心人士、愛心團隊,他們一直用行動踐行著“川港情深,共建家園”的誓言。堅守是一種情懷,堅持則是一種信仰。讓我們攜手,把這種美好的情感持續下去,讓袁家的孩子們更開心的成長,這是我們的責任。」袁家可育學校袁盛春校長一番語重心長的話教人感動。
當年,港大師生更為另一個災區七一映秀中學和崇陽鎮正東街幼兒園展開「明德工程」。當時的香港大學學生歐陽鎧恒和羅錦源同學,現已於港大發展電子互動學習系統,持續為學界中小學提供教育服務,希望更多教育同工受惠。 有關過去十年的工作回顧,請下載《香港大學生援建四川十年回顧集》 。
香港大學副校長賀子森教授致送紀念品予袁家可育小學的小學生
九年前,袁家可育學校的孩子們與香港的小朋友們通過網路,實現了即時彼此問候,相互鼓勵的心願,這讓他們領略了網路的魅力。此後每年,袁家學校持續運用多媒體教室聯繫川港兩地的朋友,讓學子和新生彼此了解,互勵互勉,兩地老師延續生命教育。
德陽袁家小學與港大畢業同學會小學的學生進行實時互動的多媒體教學之交流活動,在屏幕上看到對方時的歡愉,雙方學生積極溝通,並一起高歌一曲,師生樂在其中。
袁家小學學生繪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區徽於紙扇上,並送予港大的副校長和教授們,以表感謝之情。
港大老師進行觀課活動,袁家小學的老師展示如何運用課室的互動電子學習平台及平板電腦進行上課互動和學生自學活動。
再生能源系統 發展環保能源 - 2009年,香港大學帶領50多名師生,到袁家小學為重建學校,並建造多媒體教室和太陽能供電系統。當年,在這太陽能板的支架和角度都是同學親力親為設計的,其設計符合四川日照環境。
一行港大老師於天台視察自2009年來為小學增設並進行年度維護的太陽能發電板工程。